科技賦能健康未來!劉炳中總院長:善用AI精準醫學與再生醫療,打造全民「大健康」新時代 免疫細胞療法+AI精準醫療,劉炳中總院長揭示癌症治療新趨勢
癌症與慢性病長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,如何提升治療效果、降低復發風險並改善生活品質,成為全民高度關注的議題。大中國際生醫集團總院長、板橋中興醫院總院長劉炳中醫師,近日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「港湖幫」論壇邀請,以「從AI精準檢測到再生醫療的健康全攻略」為題發表專題演講,深入剖析 精準醫療、智慧醫療與再生醫療 的最新發展。
劉炳中總院長呼籲社會大眾:「科技醫療已經不只是專業領域的突破,而是每一個人都能掌握的『大健康』超前部署。」
精準醫療:提早發現癌症,存活率差距高達 9 倍
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2024年(113年)數據,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4萬9,479人,占總死亡人數74.2%,其中,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4,032人,每十萬人口有230.8人因癌症死亡,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13.3人。依死亡率排序,十大死因依序為(1)惡性腫瘤(癌症)(2)心臟疾病(3)肺炎(4)腦血管疾病(5)糖尿病(6)高血壓性疾病(7)事故傷害(8)慢性下呼吸道疾病(9)腎炎、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(10)蓄意自我傷害(自殺)。COVID-19由2023年第6名降至第14名,原第7名以下死因往前推升1名。
劉炳中指出,台灣主要死因包括癌症、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,而「能否及早發現疾病」往往是決定存活率的關鍵。例如,若能在肺癌早期即進行診斷,存活率可高達九成;但若延至晚期才確診,存活機率恐僅剩一成。
他進一步強調,隨著AI影像輔助診斷、低劑量電腦斷層(CT)、基因檢測及代謝體分析等技術的進展,「早期預防」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,而正逐步成為全民可實踐的健康目標。
智慧醫療:板橋中興醫院率先打造 AI 高階影像中心
以板橋中興醫院為例,該院攜手國際醫療科技大廠 Philips合作,打造全台首座「AI高階影像中心」。透過結合雲端運算、5G通訊與智慧穿戴裝置,讓民眾能即時掌握自身健康數據,並在疾病風險擴大前即時預警,全面提升健康防護力,守護國人健康。自去年底正式啟用以來,板橋中興醫院已成功協助數百位民眾透過AI影像醫學精準掌握身體狀況,展現預防醫學的實質成效。
再生醫療:免疫細胞療法帶來抗癌與抗老新契機
隨著《再生醫療雙法》即將上路,劉炳中總院長指出,免疫細胞療法、記憶型T細胞、外泌體等新興療法,將在臨床上扮演關鍵角色。這些技術能強化免疫力,有效控制癌症並降低復發風險,更能延緩衰老與退化,開啟「醫療革命新世代」。
全民健康策略:AI+數據管理,落實大健康理念
劉炳中提出四大「大健康」策略:
1️精準掌握個人數據:善用穿戴裝置與居家檢測。
2️提前預防突發疾病:AI可從微小變化預警中風與心肌梗塞。
3️智慧慢病管理:協助糖尿病、高血壓患者更精準控管。
4️癌症早期診斷:結合 AI 與免疫細胞療法,在黃金時間介入治療。
他強調:「醫療不只是科技突破,更是公益實踐。如果全民都能以早期檢測與健康管理為日常,疾病將不再是沉重的社會負擔。」
圖說:劉炳中總院長受邀於「港湖幫」論壇分享,以「從AI精準檢測到再生醫療的健康全攻略」為題發表專題演講,深入剖析 精準醫療、智慧醫療與再生醫療 的最新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