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顯示,運動不僅不會拖累康復,反而是延長壽命、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關鍵策略。(圖取自freepik)
葉立斌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許多大腸癌病友在結束治療後,常認為應以「多休息」為主,認為自己體力虛弱、不適合運動。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在臉書專頁「蔡明劼醫師 健康。瘦身」發文分享,加拿大一項最新的大型臨床研究卻顛覆這個想法,運動不僅不會拖累康復,反而是延長壽命、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關鍵策略。
蔡明劼提到,由加拿大癌症研究團隊主導的 CHALLENGE 臨床試驗結果,針對近900位完成手術與化療的大腸癌康復者,進行長達三年的觀察。參與者被分為兩組,一組每週進行規劃好的運動訓練,包含有氧與肌力訓練;另一組則僅接受一般的健康生活建議,並無實際運動介入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研究結果顯示,規律運動組的「五年無病存活率」高達80.3%,遠高於對照組的73.9%,復發與死亡風險減少了28%;而「八年整體存活率」則來到90.3%,明顯優於對照組的83.2%,死亡風險降低達37%。
雖然運動組在肌肉骨骼不適(如痠痛、拉傷)上出現的比例略高(18.5% vs 11.5%),但多屬輕微不適,風險遠遠低於復發的可能;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雖然運動組在肌肉骨骼不適(如痠痛、拉傷)上出現的比例略高(18.5% vs 11.5%),但多屬輕微不適,風險遠遠低於復發的可能。
蔡明劼說明,許多病友以為「治療結束=任務完成」,但癌症的真相是:真正的抗戰才正要開始。研究發現運動不只是延長生命,更能讓癌友享受沒有復發的健康日子。如果剛完成癌症治療,別急著全面躺平。建議從每週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開始(如快走、游泳、騎車),並逐步加入肌力訓練。
蔡明劼提醒,不是只有藥物能抗癌,你自己的雙腳和汗水,也是關鍵武器。找到你喜歡的運動方式,持之以恆,你為身體投資的每一滴汗水,都可能是讓癌細胞遠離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