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學者洪泰雄說,摻假蜂蜜可能讓人攝取大量糖份,導致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。想避免買到假蜜,可觀察其顏色氣味等重點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紀麗君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天然蜂蜜香甜且易消化吸收,也是許多人取代糖份的選項。對此,營養學者洪泰雄指出,歐盟近期查出約46%市售蜂蜜摻有糖漿或其他人工添加糖,假蜜可能讓人誤以為吃的是健康食品,卻攝取大量糖份,導致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。想避免買到偽品,建議可觀察其流動性、顏色氣味、手搖起泡情況、加熱後氣味、結晶現象等5重點,以保障自身食的安全。
假蜜影響健康與食安4原因
洪泰雄於臉書專頁發文說,常見蜂蜜造假方式,包括:混入高果糖玉米糖漿;加水稀釋再調糖比、用蔗糖漿或麥芽糖假冒蜂蜜;用化學香精、色素調味調色;偽標產地、年份或蜂種,例如,假裝是龍眼蜜或野生蜂蜜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至於為何摻假蜂蜜會造成健康與食品安全問題,原因如下:
1.品質被稀釋:真蜂蜜含有天然酵素、微量礦物質與抗氧化物,摻糖後,這些營養價值幾乎被削弱或消失。
2.糖份超標:摻入的是玉米糖漿或蔗糖漿,與精緻糖類無異,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肥胖、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。
3.誘發過敏反應:某些摻假成分如化學香料、人工色素,可能造成對添加物過敏者出現不適。
4.市場價格失衡:假蜜低價搶市,導致養蜂業者無法維持生計,劣幣驅逐良幣。
5招簡易辨別真蜜小技巧
想要不踩雷買到偽品,洪泰雄建議,可參考以下5方式判別,但也提醒最保險的是,選擇通過檢驗且有信譽的品牌產品。
●看流動性:真蜂蜜因含酵素與少量花粉,倒出時會拉絲,黏稠且緩慢;假蜂蜜或摻糖者,則會快速流動、無明顯拉絲。
●看顏色與氣味:真蜂蜜有自然花香味,顏色會因蜜源不同而略有差異,但不會過於透明或完全無香味。假蜂蜜經常顏色過淡或過深,甚至帶有甜膩香精味。
●手搖起泡法:將蜂蜜加水搖晃,如使用奶昔搖瓶,真蜂蜜易產生豐富細緻泡沫,持久不散;假蜂蜜泡泡粗大易破。
●加熱法:真蜂蜜加熱會產生焦糖味,但不建議高溫加熱食用,而假蜂蜜或摻糖者會出現類似熬糖香味。
●結晶現象:真蜂蜜久放會自然結晶,尤其是含葡萄糖較高的種類,如荔枝蜜。結晶不代表變質;反而是假蜜往往長期不結晶。
選購4重點一次看
洪泰雄表示,選購重點包括以下4點:
1.購買有生產履歷、SGS檢驗或CAS標章的產品。
2.認明養蜂人品牌或直購養蜂協會產品。
3.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瓶裝蜂蜜或極低價產品。
4.注意產品是否標示為「蜂蜜調味品」、「含糖蜜」、「蜂蜜飲料」等字樣。
洪泰雄最後強調,蜂蜜本該是天然、健康的食物,但若摻雜人工糖,就成為「披著健康外衣的糖水」。因此,選對真正的蜂蜜,不僅守護自己的健康,也支持用心養蜂的好農民。
營養學者洪泰雄指出,真蜂蜜因含酵素與少量花粉,倒出時會拉絲,黏稠且緩慢;假蜂蜜或摻糖者,則會快速流動、無明顯拉絲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。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。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