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師指出,有些小孩看起來內向、溫和,甚至有點小大人。但事實上,他們只是「撐住」不讓自己被說成失控而已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紀麗君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注意力不足(ADD)的孩子都很吵、很皮、坐不住?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、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分享,1位自己的個案,第一次來做神經回饋訓練時,就安安靜靜坐好,不太需要提醒,看起來內向、溫和,甚至有點小大人。但事實上,他們只是「撐住」不讓自己被說成失控而已。面對注意力不足的孩子,家長可以結構化時間分配、練習自我監控、使用視覺提示,幫助孩子降低混亂。
黃閎新在臉書專頁「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」提到,這類孩子通常成績不差,也懂規矩,但內在卻非常用力。怕無聊、怕分心、怕被罵,腦袋裡一直在逼自己「快點開始」,卻也常常啟動不了。看起來像沒事,實際上大腦已經超載。他們可能在課堂上專心10分鐘,但代價是下課時完全耗盡,不是不努力,而是每天都在拼命對抗自己的混亂。
黃閎新提醒,理解這些內在掙扎,不是為了原諒或放任,而是為了更有策略地支持他。可以從3個方向開始試試:
1. 結構化時間分配:把學習、休息、娛樂安排在固定流程中,讓孩子更好啟動。
2. 練習自我監控:陪孩子一起觀察「我現在分心了嗎?」或「我卡在哪裡?」
3. 使用視覺提示:像是圖示收納、任務步驟,幫助孩子降低混亂與健忘。
黃閎新補充,你看到的,是他撐起來的樣子;你沒看到的,是他心裡一直跑不停的那團風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