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癢」無止境?當慢性腎臟病遇上尿毒性搔癢症 | 信傳媒 | LINE TODAY


醫療團隊呼籲,尿毒性搔癢不是小問題,應納入慢性腎臟病及透析患者照護常規。(圖片來源/Unsplash)

對70歲的陳先生而言,週一、三、五的血液透析治療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但最困擾他的不是打針或飲食限制,而是「無法停止的癢」。「最嚴重的時候,一天要抓好幾十次,從手臂到背、到大腿,晚上癢到根本沒辦法睡。」陳先生說,他原以為是皮膚太乾,但擦了乳液也沒用,直到向醫師求助後,才被診斷為「尿毒性搔癢症」。
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柯玫如表示,這種搔癢常發生在慢性腎臟病患者,可能與體內毒素累積、免疫反應、神經傳導異常與皮膚屏障受損有關。不僅讓病人苦不堪言,也可能與焦慮、憂鬱甚至死亡率升高相關。尿毒性搔癢症的治療方式包括:

● 規律使用高效保濕劑:早晚擦拭保濕乳霜,改善皮膚乾裂與屏障功能。

● 藥物治療:在醫師評估後,開始使用止癢藥物,有助於降低神經傳導相關的癢感。但因腎功能異常,藥物劑量需特別謹慎調整。

● 飲食與透析調整:透過腎臟科醫師調整透析參數,並由衛教師指導飲食,控制磷攝取,減少毒素堆積。

● 紫外線光線治療:可至皮膚科,每週接受2至3次全身性紫外線光線治療,改善慢性發炎與皮膚免疫反應異常。

● 心理支持與睡眠管理:協助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,緩解因搔癢引起的情緒與失眠。

三個月後,陳先生的搔癢明顯改善,夜間睡眠恢復穩定,也減少因癢抓傷而反覆感染的風險。

醫療團隊呼籲,尿毒性搔癢不是小問題,應納入慢性腎臟病及透析患者照護常規。透過早期評估、整合性治療與病患教育,可以大幅改善腎友的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。

原文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皮膚科柯玫如 主治醫師。

延伸閱讀



Source link

Related posts

【Oh!Pet®】狗狗益生菌+關節保健實測|小臘腸咪咪日常補充 Skin-5 & Ultra Joint 開箱心得 – 金亮亮部落格

早期歐洲人為深色皮膚和深色頭發 | 德國之聲 | LINE TODAY

颱風害鞋襪全濕!重症醫揭「4恐怖腳病」:釀敗血症 | 三立新聞網 | LINE TODAY